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金秋十月,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盛会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贝以2小时05分3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...

admin 足球频道 2025-08-25 33

金秋十月,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盛会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贝以2小时05分3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切普科里尔以2小时20分15秒的成绩摘得桂冠。

赛事规模空前,组织工作获赞

本届北京马拉松赛是自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的一届,赛事组委会在赛道规划、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长安街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地点,终点位于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,全程路线充分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。

为保障选手安全,组委会在赛道沿线设置了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功能饮料和能量胶等物资,医疗团队配备了50辆救护车和数百名医护人员,并在关键点位部署了AED设备,确保突发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理,赛事期间,北京警方出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,志愿者团队也超过5000人,为选手提供了周到服务。

非洲选手包揽男女冠军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贝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,半程过后逐渐拉开与其他选手的差距,最终以2小时05分37秒冲线,打破了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在2019年创造的2小时07分06秒的赛会纪录,赛后,阿贝贝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非常棒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很大动力,这条赛道很适合创造好成绩,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刷新纪录。”
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名将杰普科斯盖·切普科里尔以2小时20分15秒的成绩夺冠,这是她继2022年后第二次在北京马拉松登顶,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5分48秒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,距离领奖台仅一步之遥。

中国业余选手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来自上海的律师王磊以2小时38分的成绩完赛,成为国内业余组第一名,他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每次都有新的突破,马拉松不仅是体能的较量,更是意志的考验。”

全民参与,马拉松热潮持续升温

近年来,马拉松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跑者行列,本届赛事中,业余选手占比超过90%,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仅16岁,最年长的则已78岁高龄,许多跑者身着特色服装,或举着标语,为比赛增添了欢乐氛围。

赛事还特别设置了“亲子跑”和“公益跑”环节,吸引了数千个家庭和公益组织参与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:“马拉松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,更是推动全民健身、促进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,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赛事服务,让更多人享受跑步的乐趣。”

科技赋能,智慧马拉松成亮点

本届赛事首次引入5G技术,通过高清直播和实时数据追踪,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观赛体验,选手佩戴的芯片不仅能记录成绩,还能实时监测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帮助跑者科学调整节奏,组委会通过大数据分析,优化了赛道补给和医疗资源配置,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安全性和体验感。
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为践行绿色办赛理念,组委会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,所有补给站均使用可降解杯具,赛道沿途设置了分类垃圾桶,并鼓励选手自带水杯,完赛奖牌和参赛服装也采用了环保材料制作,这些举措获得了国际田联的高度评价,北京马拉松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获得“绿色马拉松”认证的赛事。

展望未来,北京马拉松迈向新高度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随着2024北京马拉松的圆满落幕,赛事组委会宣布,2025年赛事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,计划邀请更多世界顶尖选手参赛,并优化赛道设计,助力选手创造更好成绩,赛事将继续推动全民健身,让马拉松精神深入人心。

在这场速度与耐力的盛宴中,无论是职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还是业余跑者的坚持与热情,都展现了马拉松运动的独特魅力,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,更是一座城市活力的象征,一个关于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的动人故事。